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的重要前提。家长需要帮助并训练孩子以正确的行为方式与人沟通、表达需求、适应常规等等。孤独症孩子的行为问题往往是最困扰家长的事、如果把孤独儿童的康复训练比喻为建大楼的话,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则是生产一砖一瓦和打地基。只有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家庭训练才能更有效
·如何判定是问题行为?
1.影响儿童学习或接触新事物。
2.对儿童自己或其他人的生命或财产构成危险、损失或带来极大不便。
3.影响儿童与其他人的相处及与其它社会环境的接触。
(一) 常见的行为问题
常见的行为问题包括自我刺激、情感爆发、攻击性行为、刻板、自我伤害、多动、徘徊等。不同的行为问题都是有其不同的功能:有的是为了逃避学习;有的是为了得到物品;有的是为了引起他人注意;还有的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自我刺激等等。
(二)训练原则
1、针对性
孤独症儿童的任何行为问题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相同的行为表现背后可能有不相同的原因,找出这些行为发生的原因将有效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家长需要详细观察记录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时间、地点、次数、场合、当时孩子的情绪状况及结果,分析并找出行为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2、及时性
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和进行处理。一方面,如果有伤害行为,可以防止孩子伤及他人和自己;另一方面,延迟反应很可能让孩子难以理解问题行为的指向,不能起到行为矫正的目的。
3、预见性
对孩子可能发生的问题行为进行预防性干预,比问题行为出现之后更容易处理。这有赖于家长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充分了解问题行为发生的特点及其后果。
4、奖罚分明
对孩子出现的某些行为表现,家长应该进行一定的分析,对不良行为要进行适当的矫正,对良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赞赏,让孩子对奖罚与行为性质有明确的区分。
(三)方法指导
每一个孤独症孩子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家长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手法,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以便及时处理。
1、消除诱因
即在问题行为出现前及时消除造成问题行为的原因。例如:如果孩子听到某一个电视节目的声音时会叫喊,就可以通过调低电视声音或转台等方式避免孩子叫喊。
2、行为替代
预知孩子即将出现问题行为时,家长可以相对应的引出其他良好的行为来替代不良行为。例如:当孩子以拉扯的方式来表示与他人接近的时候,家长可以及时辅助孩子与对方握手;让孩子模仿两唇闭合,鼓起两腮,这样便不能大声叫嚷。
3、指示辅助
若孩子的问题行为是由于他们不明白要求而发生的,父母可给予他们清晰的指示,示范恰当的行为,亦可在问题行为出现的初期给予及时的帮助,从而减低问题行为加强的机会。
4、提前预告
如果孩子对新的环境或任务反应较大而导致问题行为出现,父母可尝试预先告诉孩子有效的转变内容,或与孩子进行模拟练习。例如:在上商场购物前,和孩子说好购物内容(对较难理解语言的孩子,可以出示几种物品的卡片,由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达成“购物合约”,并坚持履行合约等等。
5、行为忽略
如果孩子为了引人注意而出现问题行为,家长可以不予理睬。孩子开始可能会变本加厉,家长就尽可能保持冷静,坚决不让孩子以问题行为得到别人的关注。当然,危急情况除外。
6、尝试接纳
如果孩子的某些问题行为不会对他人造成太大的干扰,家长需要尝试让孩子知道“父母明白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纵使其表达方式并不恰当。例如:孩子以固定位置摆放他的用品,家长可以不做改变。
7、示意停止
当问题行为出现时,家长可尝试直接示意让孩子停止。亦可预先与孩子约定一套手势或暗号,作为制止方式。
例如:当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时,家长用食指放在嘴唇前发出“嘘”音以示安静。
8、积极奖励
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秩序,是孩子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条件。家长需要对日常生活进行恰当的规划,持之以恒、严格实施。最积极的做法是:随时把握机会奖赏孩子的恰当行为,使良好行为得以巩固。
家庭教育的十要素
1.要建立适合的学习环境与气氛
2.要实用与生活结合
3.要反复练习
4.奖罚分明
5.有渐进性
6.有长期的计划
7.培养患儿的独立性
8.利用一切有利因素
9.家校结合
10.家长不断要学习相关知识
家庭五要
1.教自闭症儿童讲话时面对孩子,速度要慢,声音要清晰,吐字要清楚,每次所教的单词或词汇要尽量简单。
2.选择孩子精神最好,心情最佳的时间教孩子说话,每次家长教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要太多。
3.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学说话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后面的教育环境对提高孩子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4.孩子学讲话时发音不完全准确或不连贯不要紧,只要他们能发音,有学说话的意图,有对答的表现,都是有进步的表现。要求不要太高,要肯定他们的成绩,表扬,鼓励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耐心引导。
5.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
科室简介
南阳市康复医院(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是本院重点特色专科,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孤独症、智力障碍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015年3月被河南省卫计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8月被南阳市卫健委授予“南阳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10月,在南阳市科技局的指导下,建立“南阳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实验室”,致力于孤独症诊断,评估及康复训练方法研究。
主要服务方向:各种脑损伤(脑缺氧、核黄疸)的早期干预,尤其擅长孤独症(自闭症)、智力障碍、脑性瘫痪、语言发育障碍、多动症及学习障碍等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的诊断、康复训练及家庭康复指导,历年来受到业内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本科室汇聚了众多知名专家及医疗专业、特教专业、康复专业、心理治疗专业、护理专业、师范教育专业等毕业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受到一批有爱心、责任心、使命感的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为各种发育障碍儿童的康复治疗及干预训练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儿童康复医学科秉承“全面康复、医教结合、全程支持、科学规范,为解救障碍儿童而努力!”的工作服务理念,以现代康复医学、传统医学及教育学为主导,把全面康复与精准康复相结合,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相结合,躯体康复与心理康复相结合,运用行为干预、物理康复、作业康复、音乐康复、语言康复、心理康复、感觉统合训练、结构化教学、回合式教学(DTT)、语言行为教学(VB)、关键性技能干预(PRT)、自然情景教学(NET)、社交故事等先进的康复训练及特殊教育技术,采取阶梯式综合康复治疗的工作模式,为各类发育行为障碍儿童提供科学、规范的早期干预治疗、康复教育及家庭康复教育指导等全面服务。
电话及地址
咨询电话::0377-63086726
南阳市康复医院(原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门诊楼一楼儿童康复科门诊或者康复楼4楼儿童康复科咨询。
公交车乘坐:10路、39路均可到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