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是自立的前提,做家务是一项重要的自理技能,对于特殊孩子来说,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跟实际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促进能力的泛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问:如何让孩子自发做家务?
答:
1.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
万事开头难,不要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建议您不妨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让孩子慢慢习惯其实做家务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父母可以设计一份工作计划表,并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2.从趣味活动(游戏)中学习
清洁队员与收购员:宝宝假设自己是一位清洁队员,开着一辆清洁车,清扫各种玩具和东西,然后交给收购员(即妈妈)处理。借由游戏培养孩子做家务兴趣。
过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盘、汤匙、锅)等与孩子玩做家务游戏。借由游戏达到教育效果。
3.引导
择菜: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这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洗米、煮饭:从打开米缸舀米,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并告诉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水除洗米外,还可以留着做其他用途,如洗菜,让孩子除了参与家务外,还能教育孩子节约概念。
扫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块孩子专用的抹布及扫把,让孩子试着去做家务,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将桌子、地板弄干净。
晒、收、叠衣服:晒衣服时可请孩子帮忙拿衣架,由妈妈晾衣服;收衣服时,孩子还小,可由他负责拿自己的衣服;叠衣服时,孩子也可以学习折叠及分类放好。
问:父母在引导孩子做家务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答:
各年龄的幼儿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力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范围确定,不宜超量,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一定要与孩子一起做家务,面对孩子越帮越忙,把现场搞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时,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确示范方法。“多包容、少责备”,在指导孩子的时候,语气要温和,有耐心、有步骤地、以游戏的方式和心态教导孩子。
父母本身对做家务的态度要端正,勿让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察觉出做家务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此外,父母对家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产生“做家务是女孩的事情”的错误观念,应让孩子有正确认识,“家”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家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义务去做。
在满足孩子好奇心与学习的动机时,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避免小年龄的孩子自行拿取危险物品,较大孩子可教其正确使用方法和动作,以确保安全。
无论孩子做得如何,特别是孩子主动做家务时,一定要及时给予他强化和鼓励,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因为年纪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成熟。但是没有关系,熟能生巧,爸爸妈妈知道你很努力了!
最了解孩子的人是父母,如果父母能够在对的时间让孩子学习对的技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