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预防指南

八二五残疾预防-智力障碍篇

2020-08-20  
什么是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是一种以低于平均水平的智力功能和缺乏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技能为特征的疾病。常见脑不能正常发育、发育不完全,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

智力障碍的症状

典型症状

1. 智力低下:智力障碍患者在学习、推理、判读、解决问题等能力要明显低于正常同龄人水平。

2. 适应障碍:患者面对较为陌生的环境时,会表现适应障碍,如沟通、互动、交流等。

3. 运动障碍:由于患者受到神经系统组织发育缺陷的影响,手部、腿部等肢体运动技能会出现缺乏或发展缓慢情况。

4. 缺乏好奇心:患者由于智力发展较为迟缓,相对于同龄婴儿不会出现有对陌生事物或环境产生好奇感的行为。

其他症状

1. 记忆力缺陷:大多数智力障碍患者,很难记住曾经学过的技能或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2. 功能缺陷:部分患者是受到脑损伤或发育畸形所导致的病症表现,所以视觉、听觉等器官功能受损常发生于此类患者当中。

并发症状

1. 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最常出现于极度智力低下的患者中,主要是脑部组织受到损伤破坏或发育不全等导致的结果。

2. 心理疾病:智力低下的患者,其发生心理系统疾病的比例高达30%-42%,具体病症表现有焦虑、自闭、精神分裂症等。

3. 残疾:在临床实际病例中,只有1%-2%的智力障碍者出现有继发性残疾的情况。其中包括视力、听觉、肢体活动功能等。


治疗原则

1. 解决或减轻智力发育迟缓的任何潜在原因,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如苯丙酮酸尿症、唐氏综合征等。

2. 早期的行为和认知干预、特殊性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提升适应能力和社会心理,尽可能赶上同龄人。

3. 除了需要通过相关治疗改善患者生活以及运动技能为目的的干预性治疗以外,还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治疗。其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案覆盖有药物治疗、社会心理支持等。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